根據有關微生物霉菌繁殖研究報告,霉菌生長的主要條件是溫度和濕度。適合霉菌生長的一般溫度是15℃~35℃,而適宜的溫度是25℃~30℃,當溫度低于0℃或高于40℃時,霉菌實際上停止生長。適合霉菌生長的相對濕度為80%~90%,而當相對濕度超過95%時,是霉菌生長旺盛的條件。因此環境溫度為30℃±2℃和相對濕度大于95%時,適合于霉菌大量繁殖。此外,氣流對霉菌生長速度也有影響,氣流速度快可以限制霉菌的繁殖和生長,而在空氣不大流動的條件,霉菌生長很快。如果在高真空中,霉菌也不能生長。再說,電線電纜表面上霉菌的生長,也與其直接接觸到其他物體性質有關,如果其周圍物體由容易生長霉菌的材料制造,例如未經防霉劑處理的一般木料,則木料生長霉菌后,霉菌容易蔓延到電線電纜表面。由此可看出,成品電線電纜的包裝與電纜本體表面的霉菌生長也大有關系。如今常用的鐵木結構電纜盤,即使在正常包裝情況,其外僅用塑料薄膜包扎,實際上既不防水,也不防潮,在梅雨季節,木質材料首先生長霉菌,然后與木料接觸到的產品表面,通常是高分子材料,有可能受到霉菌的感染。
船用電纜產品的防霉性能,主要取決于暴露在空氣中的外層的材料的性質,電纜護套好用具有一定防霉性能的材料制成。天然膠中含有少量蛋白質,有利于霉菌生長;合成橡膠與塑料一般不利于霉菌生長。電纜料配方中的添加劑,如碳酸鈣、碳黑、石蠟或脂肪酸類(常用的硬脂酸等)等有助于霉菌生長;另一些添加劑,如多硫化合物、硫氫基等促進劑,卻能抑制霉菌生長。一般聚乙烯護套電纜,不大會生長菌霉,聚氯乙烯中的不同增塑劑品種及其添加量(%),對霉菌生長程度有些影響。至于目前常用的無鹵低煙阻燃護套料,其中填充了大量氫氧化鋁和一定量的硬脂酸,這是否會影響防霉性能,至今未進行定量試驗,氫氧化鋁是呈堿性物質,也許對防霉性能是一個不利因素。當前核電站用IE級K3類電纜,大多數采用上述的無鹵低煙阻燃護套,表面生長霉菌可能性是存在的。提高產品防霉性能的主要途徑是配方中添加一些防霉劑,如水楊酰苯胺,惡唑酮等,當然所添加的防霉劑,不應影響電纜料的固有性能。
無護套的絕緣電線電纜和有護套的電線電纜,如果產品表面上長霉菌后,對二者的性能影響大有區別:
a)無護套的絕緣電線電纜:①影響產品外觀,表面變色,擦凈后在生長霉菌區域留下痕跡;②影響表面絕緣電阻,有漏電的可能;③影響體積電阻率;④嚴重的情況,降低介電強度,可能發生電擊穿,當然機遇極少;⑤不排斥影響機械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降介,但可肯定,要發展到材料的機械性能明顯降低,并達到嚴重危害的時限,大大超過前4種現象。
b)有護套的絕緣船用電線電纜:從理化性能和電氣性能的變化現象,雖然與a)所述相似,若將電纜表面被蔓延的霉菌擦干凈,并且電纜在以后的敷設和運行中,護套不再生長霉菌,則從本質上說對電線電纜的長期使用影響不大,但護套表面會留下生長過霉菌的痕跡。當電纜終端密封完好的情況下,電線電纜內部不存在生長霉菌條件,因此可認為護套短時沾染霉菌,對絕緣沒有影響。護套的表面絕緣電阻、體積電阻率、介電強度等即使有一些變化,也不影響電線電纜使用。護套短時沾染霉菌,擦凈后一般不繼續生長霉菌,則是否繼續影響機械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降介,目前無法作出定論。